新闻动态

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行业新闻

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员工苏丹工作记

2017-08-12 10:56

 

  彭双应(左二)在苏丹124区CPF装置施工现场。

  在工程建设有限公司(CPECC)拉美公司,有一位曾在国外工作多年的“老海外”,他是拉美公司QHSE部质量工程师兼NDT工程师彭双应。今年以来,这个公司秘鲁10区新井安装项目启动、委内瑞拉MPE3项目及苏玛诺项目筹备,质量管理工作都由彭双应负责组织及策划。7月,CPECC开展“铭记苏丹20年,永葆石油赤子心”征文活动,彭双应想起早期参加苏丹124区项目建设时的经历,记忆犹新。

  白色工作服常常与白衣天使们联系在一起,和石油员工有什么关系呢?对于有着近30年工龄,在中国石油海外项目打拼10余年的彭双应来说,白色工作服代表着在苏丹的岁月。1998年8月,彭双应第一次走出国门,来到公司苏丹南部124区油田设施项目。2000年至2004年,彭双应分别在苏丹南部FSF扩建项目、班布油田建设项目、喀土穆炼厂扩建一期项目工作。那时,白色工作服代表中国石油,代表着CPECC,每天穿着白色工作服是他最骄傲的事。

  124区项目地处苏丹南部原始森林及沼泽地带区域,交通不便,自然条件复杂艰苦,一年只分两季——旱季和雨季。旱季是施工的黄金季节,每天平均气温在45至50摄氏度左右,雨季时雨水不断。由于124区项目是标准的国际项目,业主是四国石油公司组建的联合体公司,CPECC作为EPC总承包商,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有很多东西要重新学习和适应,其中最关键的是严格按项目合同执行。那时,CPECC员工对国际联合体公司执行项目的方式方法不熟悉,好在有科威特EPC项目在先,提供了全套可供参考的程序文件等,彭双应和同事得以借鉴这些文件顺利通过开工前的程序文件报批关。

  抱着边干边学的态度,彭双应发现,国际监理公司与国内形成的施工管理方法和习惯做法有很大差别。在项目的关键节点机械竣工前大约20天左右,监理公司突然给项目部发来备忘函,指出CPF装置区原油工艺管线射线检测比例虽然符合施工技术标准,但忽略了合同中特定的技术条款,需要整改。此时马上就要机械竣工了,整改难度很大。项目主管领导立即组织与业主代表及监理公司协商谈判,提出方案,并由监理公司现场任意指定CPF装置区原油工艺管线进行100%射线检测。最终,管线的焊接质量获得了业主和监理公司的认可,监理公司发给彭双应的备忘函顺利关闭。

  这次事件让彭双应明白,CPECC要想在国际市场求得长远发展,必须熟悉和遵循国际惯例。之后,对国际工程合同宣贯及学习,成为彭双应日常学习的重要部分。1999年5月30日,一个让彭双应终生无法忘记的日子,苏丹南部124区油田顺利投产出油。时任苏丹总统巴希尔亲自为油田投产剪彩,中国政府代表团及各国首脑齐聚现场,共同庆祝这一里程碑事件。

  回想起苏丹项目起步期的岁月,彭双应内心总是无法平静。老一辈石油人带着年轻人,一步一个脚印勇闯海外市场,争取海外石油份额,克服重重困难打牢中国石油“海外大庆”的基石。如今,CPECC的实力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,已成长为国际石油工程建设公司里的中流砥柱,但老一辈石油人身上敢打敢拼、勇于奉献的精神从未抛弃。

  从苏丹回国后,彭双应又前往哈萨克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、伊拉克、土库曼斯坦等建设现场工作,身上的工作服已换成了橘红色,但白色工服和苏丹的红土地仍时常出现在他的脑海中,时刻提醒他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中国石油人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返回列表